首页 >>游记攻略 >>高山青,涧水蓝之台北

高山青,涧水蓝之台北
高山青,涧水蓝之台北8天 优质
  • 小海

  • 2009年6
  • 昆明
  • 台湾 、 台北

  昨晚,下了一整夜的那场豪雨,又是牛郎织女在重演着悲欣交集的“山寨剧”(水货?水祸也!)。早上,当我们离开了如同空气一般清净的花莲,再次进入太鲁阁,拐由“苏花”公路的时候,前方的山谷廊道上排起了长龙。传来的消息——山路塌方啦,清障车正在悬崖边挖掘着溜石土方。

  原本起个大早的队伍,是为了晚上可以提前走完行程。许多奥运情结者都希望,能够在饭店里观看那百年一遇的体育盛事,没承想欲速则不达。烦燥的人群里,我干脆闭目养神了起来,居然睡了个回笼觉。也不知是过了多久,在一阵欢叫声中,我们终于允许秩序井然地向前移动。

  “苏花”公路的前身原是清朝的官道驿站,另一头是临近宜兰的苏澳。过了苏澳前往宜兰、基隆、台北几乎就是一马平川的康庄大道。在苏澳境内,我们停车在一处唤作和平的铁路站点如厕“放风”。站前有一座尖锥菱顶的纪念碑直刺云宵,镌刻的碑文是由当年(民国六十九年)台湾省政府主席林洋港题词的“功垂北迴”,纪念那些为修建“北迴铁路”殉职的员工(一说是********,在台湾有一个特殊的词汇:荣民)。

  空空荡荡的候车大厅内,检票口的电子荧屏上闪烁、滚动着各趟班次的时刻表。一条红色横幅上的文宣(广告标语)写着:台铁121向前行,纵贯100再创新。

  宜兰一瞥

  车子掠过苏澳,马不停蹄地直奔宜兰而来,为的是赶行程中的“国立传统艺术??心”(宜兰国艺)。由于是赶时间,汇聚了全台湾众多传承手艺的园区,只给了我们半个小时。当大家还只在入口的传统小吃坊的美食展摊上流连忘返之际,我们已快速地向纵深的民艺坊“攻击”前进,穿过了正在上演着歌仔戏的仿古戏台(遗憾的是不能像台下悠闲的游客一样坐下来欣赏)。走过了与酬神戏台相对着的文昌祠,祠堂内除了供奉有文昌帝君外,还配祀着戏曲之神田都元帅、工艺宗师鲁班等各自的守护神邸。冲到了祠堂前由民艺街和传习街包裹着的民艺坊中心。这里邀集了金工、木艺、竹编、杂技、艺阵(戏班、舞狮等)、偶戏(傀儡戏、提线木偶、掌中布袋)等最拔尖的艺师们齐聚一堂,演示着“各领风骚”的技艺——那些个曾经在我们眼中渐渐散失了的记忆,仿佛一下子全都被激活了过来。

  匆匆的我们则只能走马观花地见识了诸如布袋戏,木雕刻板,竹编制品的精湛技艺后,打马回营。这种似曾相识的宛如闽南红砖大院式的街群、传艺,其实是应该慢慢地去品味和体验的。来之前我收集的许多宜兰国艺攻略,此刻却是“一文不值”了,换句话说是“英雄无用武之地”!只待以后有机会再来细细观赏。

  实际上要游览这么个偌大的艺苑,一两天都未必能够涵盖全部。如果你的行程才有一天的时间,只须紧记“必字诀”的“一二三”便能汲取精华,口诀如是:

  必拜一庙:文昌祠,除文昌帝君外,各行各业的祖师爷包罗其中;

  必赏二馆:展示馆和戏剧馆,展示馆内是见识台湾工艺精、巧、细、活之灵美的窗口(台湾称之橱窗),这里记忆、保留了过去传统工艺的精灵,保证能够勾起你尘封已久的感动;而戏剧馆则是许多真正内行的本地游客来到国艺的必去之处,第一件事就是先弄清楚当日的演出资讯。馆内共有四百余位观众席,每日都会密集地邀请一流的剧团登台献艺。如我等只能蜻蜓点水地拍照留念族,实在是有“暴殄天物”之嫌;

  必逛三街:传习街、民艺街和临水街。传习街是工艺互动(体验式的参与)的教育区域,从第一馆到第五馆天天都举办大师讲座、达人(高手也)现场示范及名家特展,观摩之后如果手痒难耐,想一展身手的话,工艺传习所就是一处理想学习传艺的好所在;民艺街坊共有店铺三十余间,全都有工艺专家进驻现场制作,譬如陀螺、糖画、布袋戏、捏面人、冰糖葫芦等市井手艺。街坊立面均采用传统闽南款式及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屋群,庭院长廊曲折蜿蜒,让人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的历史小镇;临水街是一条靠宜兰冬山内河水岸的街道,排排高低错落的水乡风格的街屋点缀期间,在这波光潋滟、水影摇曳的街区里,是规划整齐的点心一条街,诸如有大肠包小肠、葱饼、卤味、冰品、甜汤和烤地瓜等多种选择,不失是一处品尝台湾美味的好地方。在这里泡上一壶“铁观音”,抑或是“冻顶乌龙”茶,就着点心小吃,是可以慵懒地度过一段不错的光阴的。

  野柳听涛

  “集结号”响,吹散了我流连在童年之中的梦境。下个“赶场&r

dquo;的地方就是俺牵挂已久的野柳,一处光听名称就会让人觉得和地老天荒根本沾不上边,甚或与大浪淘沙都没啥关联的地方,只能是“柳暗花明”状的山野景致。

 

我已经记不清在哪期的地理杂志上看到那海蚀风涛中惟妙惟肖的“女王头”后,便如同记挂着在沙漠包围圈里“苟延残喘”的敦煌莫高窟一样,为之魂牵梦萦。所不同者一处是在面临灭顶的人间雕琢的精艺,一处是在逐渐消亡的自然造物的奇迹。

  历经天翻地覆的飞沙走石的锻造,面临风霜雪雨的冲刷,加上大海潮汐推波助澜的刻划,就这样一斧一凿地在滩涂的岩层上留下了时光大气蓬勃的足迹。亿万年来的海枯石烂,终究造化了眼前这一幕一幕或如灯台,或如豆腐,或如龟壳的奇形怪状的海蚀奇岩,犹如新疆乌尔禾“风声鹤唳”(风蚀地貌)的魔鬼城一样闻名中外。 

  急匆匆地不顾眼前的景色,一心走近了“女王”那饱经岁月沧桑的单薄枯瘦的头型,我默默地凝视着这造化的尊容,静静地聆听耳畔雷动般涛声的倾诉。

  是啊!我们无力去改变什么,即使时光逆流,风浪减缓。也改变不了自然的宿命。“女王”那张风霜涂抹的黑脸上,露出了淡淡哀伤的眼神,其实并不是为了已然逝去的青春。伫立已久的无奈,是对生命美丽的轮回的期盼。自由的翅膀,只有当飞翔的时候,才能丢弃所有心灵桎梏的纠绊。

  ——自然的魅力,就在于涛声依旧,而又如窗前停留过的鸟儿,已经不是原先飞走的那只啦。

  故宫窥宝

  车窗外晃过的基隆,只在我们眼中留下了基金一路、武岭街那一串串眼花缭乱的店铺招牌:北海钓具行、基隆二信、松源食骏、金时代牙医诊所、神脑国际、东森房屋、明日之星,以及廖心佑命相馆。这一切与我心目中的那个“鸡笼”几乎没有什么两样,其实小时候我最先知道台湾的地方就是基隆,这座与我生活过的闽南小镇水头奎峰(“鸡笼”的雅读)一样同名而又有渊源的地方。

  又一次回到了台北,驶过造型奇特的著名的伍角船板(台北)餐厅,天色已经不早了,赶到故宫博物院,离闭馆的17:00仅剩下四十分钟。实际参观的三十分钟内,我们在今今导游的率领下,上窜下跳地时而一楼,时而三楼地跑马于历史幽深的隧道。除了唐三彩、宋字画、明清造型精致的瑰宝之外,夏商周的青铜器只远远看了一眼周公鼎外,便响起了清场的铃声。倒是镇馆之宝的翠绿白菜和肉形石,现在改为了固定的展期,让我们真实地一饱眼福,比图片上的看起来“娇小”了许多。

  虽然台北故宫的宝藏浩如烟海,但是谁也无法统统饱览。我们今天能够亲临现场窥探其冰山一角,已是心满意足啦。何况馆中所有的文物图章戳记,在有限的时间内,让我等一个不漏地“一网打尽”。

  走完最后的一个行程101大楼后,我们四人还不忘到西门町去游逛一下,这可是他们年轻人喜欢的地方。在野点子、nono小饰品店外,凡子笑问,你会不会觉得太无聊。我笑答,久经“三从四得”考验的人,自有乐趣。

  最后在阿宗面线店完成凡子妹妹开具的小吃名单后,又一人一盘刨冰下肚才“酒足饭饱”地打道回府,继续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转播。

  北京奥运会的第二天,我们就坐着复兴航空的早班包机离开了台北,结束了在台湾的环岛八日游。连早饭都是带着餐盒在候机厅的众目睽睽之下“虎吞狼咽”的,虽说是旅行社的安排,可是形象上也太那个了点。想象一下,一群拎着大包小件的大陆客们,喧哗地拥挤在机场大厅“抢”着导游分发的早餐,或蹲着,或随意乱坐地“大快朵颐”。如果被“别有用心”者拍去,该又是大力妖魔化陆客的有力素材。其实从那些擦肩而过的睥睨的余光中(余光中??非也,非也。他老人家可是俺们永春籍的“一张船票”的乡亲),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怎样的一种蔑视。

  ——或许这就是孟子所说的“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,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”吧!

  【后语】

  梦醒了,山静,水静,心静。归来去兮,不过如此而已。

  ——摘自罗叶红的《归来去兮》

评论